谁和Marie Anne de Coislin约会过?

  • Gustav III of Sweden 日期为 Marie Anne de Coislin,从 ? 到 ?. 年龄差距为 13 年 4 个月零 7 天.

  • Louis XV of France 日期为 Marie Anne de Coislin,从 ? 到 ?. 年龄差距为 22 年 7 个月零 2 天.

  • Peter III of Russia 日期为 Marie Anne de Coislin,从 ? 到 ?. 年龄差距为 4 年 6 个月零 27 天.

Marie Anne de Coislin

Marie Anne de Coislin (1732-1817), was a French aristocrat, known as the mistress to Louis XV of France in 1755. She was the king's Petite maîtresse (unofficial mistress), not his Maîtresse-en-titre (official mistress).

She was the daughter of the marquis Louis de Mailly (1696-1767) and the lady-in-waiting Anne Françoise Elisabeth Arbaleste de Melun and married in 1750 to the duke Charles Georges René du Cambout de Coislin (d. 1771), but they separated early on and she moved back with her parents.

In 1755, Louis François, Prince of Conti launched her as his candidate to replace Madame de Pompadour as official mistress of the king. She was the first serious candidate to be put up against Madame de Pompadour since Charlotte Rosalie de Choiseul-Beaupré, and she was also to be the last. She did succeed to be the secret lover of the king, which attracted some attention at court. She became known as l'altière Vasthi. Ultimately, however, the plot failed, and she was ousted from court by Madame de Pompadour. After this, there was no more serious rival to replace Madame de Pompadour, and the king mainly settled with his unofficial lovers at the Parc-aux-Cerfs.

Marie Anne de Coislin had affairs with the Prince de Conti and the count de Coigny, and was claimed to have had affairs with Christian VI of Denmark, Gustav III of Sweden and Peter III of Russia. It is unknown if these rumours where true, but Christian VI and Gustav III did visit her during their visits to Paris, which attracted attention at the time.

She did not leave France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but lived as a servant in Rouen, Brittany and Vendée during the Reign of Terror. After the fall of Robespierre, she resumed her former life and property. She remarried in 1793 to Louis-Marie duc de Mailly (d. 1795).

阅读全文...
 

Gustav III of Sweden

Gustav III of Sweden

古斯塔夫三世(瑞典語:Gustav III;1746年1月24日—1792年3月29日),瑞典國王,在位於1771年至1792年間。他是瑞典國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之子、卡爾十三世之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外甥,也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之表弟。

他利用派系鬥爭加強王權,終結了瑞典史上的「自由時代」,並進行財政、司法和行政改革;另一方面,他熱心發展瑞典藝術和文化,成立了瑞典學院和瑞典皇家歌劇院。

1792年,他被瑞典貴族刺殺死亡。

阅读全文...
 

Marie Anne de Coislin

 

Louis XV of France

Louis XV of France

路易十五(法語:Louis XV;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称作「被喜爱者」le Bien-Aimé),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欧洲的绥靖主义,使他大失民心,导致他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為太阳王路易十四之曾孙,其父亲為路易十四之长孙法兰西的路易。1712年,麻疹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路易十五也遭感染,幸好女家庭教师文塔杜瓦公爵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仰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過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当时的摄政王為堂叔公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二世。1725年9月5日,路易十五(時年15岁)与前波兰公主玛丽·莱什琴斯卡(22岁)结婚,他们共育有八女二子。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之后还有龐巴度夫人、杜巴利伯爵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生活靡烂,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良好解决。虽然幼年时期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于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受到史学家很多的诬蔑,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具有热忱的。可惜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张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导致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不良的结果。用许多方面来看,路易十五预见到19世纪中产阶级和浪漫主义的统治: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尤其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造成他渴望母性的個性。他设法获取女性的亲密陪伴,这让他备受世人诋毁,即使在他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阅读全文...
 

Marie Anne de Coislin

 

Peter III of Russia

Peter III of Russia

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俄语:Пётр III Фëдорович羅馬化:Pyotr III Fyodorovich;1728年2月21日—1762年7月17日),原名卡尔·彼得·乌尔里希·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德語:Karl Peter Ulrich von Schleswig-Holstein-Gottorf),1762年任俄罗斯帝国皇帝,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的卡尔·腓特烈和安娜·彼得罗芙娜之子,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本來是德意志人,幾乎不會說俄語。

彼得三世因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无嗣,在1742年被挑选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同时,他因为父亲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的外孙,也被瑞典选为王储,但因彼得已成为俄国皇储,瑞典只得作罢。

1762年彼得三世即位后,是为荷尔斯泰因-哥托普-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由於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武功崇拜得五體投地,他刚即位便停止了于俄罗斯有利的七年战争,与腓特烈订立了攻守同盟。這個行為被稱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讓普魯士起死回生,逃過一劫。彼得三世不僅不進攻普魯士,反過來命令年前攻佔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两萬俄軍援助普魯士,在腓特烈的麾下對奧地利作戰。彼得本人甚至表示過在腓特烈麾下作戰的願望。

彼得三世宣告解除贵族的服役义务,停止对非東正教信徒的迫害。可是由于没收修道院领地,强迫军队普鲁士化,对外把自己出身的荷尔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他引起了俄罗斯僧侣阶级、贵族和军人的反感。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在宫廷政变中被妻子(葉卡捷琳娜二世)废黜 。7月17日,已廢位的皇帝彼得三世被毒死(也有說是縊死),葉卡捷琳娜二世對外宣稱是消化不良而死,並撰寫回憶錄醜化彼得三世。

1796年女皇帝葉卡捷琳娜死後,夫妻倆的兒子保羅登基為全俄羅斯皇帝保羅一世。因為保羅一世的相貌與性格極端酷似其父,不久就在1801年被反對派暗殺(被人用枕頭悶死),俄羅斯皇帝之位由葉卡捷琳娜親自撫養的長孫亞歷山大一世(保羅一世的長子)繼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