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和Jacques de Harlay约会过?

Jacques de Harlay

Jacques de Harlay, lord of Champvallon or Chanvallon (? - 3 April 1630) was a French nobleman. He was a son of Louis de Harlay, Baron of Montglas and his wife Louise de Carre. His coat of arms was "D’argent à deux pals de sable".

He is most notable as a lover of Margaret of Valois - their love affair with her was immortalised by poems in which she called him her "handsome sun" ("beau soleil"). He was Grand Squire (Grand écuyer) to her brother Francis, Duke of Anjou.

阅读全文...
 

Margaret of Valois

Margaret of Valois

瑪格麗特·德·瓦盧瓦 (法語:Marguerite de Valois;1553年5月14日—1615年3月27日)又被稱為瑪戈王后(la Reine Margot),生於聖日耳曼昂萊的王家城堡;死於巴黎。她是法國和下納瓦拉的王后,同時也是瓦盧瓦女公爵。

在瓦盧瓦王朝最後一名帝王亨利三世駕崩之後,瑪格麗特的人生為醜聞,陰謀和悲劇所圍繞。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舊教)信徒,她和新教胡格諾派首領波旁的亨利(納瓦拉國王,後成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政治婚姻使她成為了法國宗教戰爭以及宮廷政治的犧牲者。

她的人生首先透過她的自傳廣為人知,這部自傳涵蓋了其從1565年到1582年的事蹟,她人生的其他歲月的情況,則大部分通過保留下來的私人信件而流傳於世。同時代的人將她刻畫為:「高傲的」,“慷慨且寬宏大量,甚至有些揮霍”。 她還被視為“充滿求知欲的,善於發表演說的,敏捷而俏皮的並對科學技術非常感興趣的“女性”。

在那個法國皇室充滿流言蜚語的時代,瑪格麗特是非比尋常的鮮明寫照,整個上流社會都在傳播她的流言,因此她在後來的著作中,常常被寫成是一位放蕩而墮落的王后。但現代的歷史學家卻認為,她不過是行使了當時只能夠由男性貴族所擁有的特殊自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