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和约会过?

  • Lina Poletti 日期为 ,从 ? 到 ?. 年龄差距为 26 年 10 个月零 24 天.

  • Gabriele D'Annunzio 日期为 ,从 . 年龄差距为 4 年 5 个月零 9 天.

出生于
说明即将添加。
 

Lina Poletti

Lina Poletti

Cordula "Lina" Poletti (27 August 1885 – 12 December 1971) was an Italian writer, poet, playwright, and feminist. Often described as beautiful and rebellious, she was prone to wear men's clothing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irst women in Italy to openly declare her lesbianism.

阅读全文...
 

 

Gabriele D'Annunzio

Gabriele D'Annunzio

加布里埃尔·邓南遮(義大利語:Gabriele D'Annunzio;1863年3月12日—1938年3月1日),意大利诗人、记者、小说家、演说家、戏剧家、战争英雄、冒险家与政治活动家。在文学上,邓南遮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美好年代)最具艺术才华和政治影响的意大利文人,也是唯美主义文学与頹廢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诗集《新歌》《赞歌》,剧本《琪珴康陶》,小说《玫瑰三部曲》(包括《欢乐》、《无辜者》与《死的胜利》)等。在政治上,邓南遮被认为是“意大利法西斯主義理想和实践的先驱”、法西斯主义创始人墨索里尼的榜样(尽管邓南遮本人并不是法西斯主义者)。

1863年,邓南遮生于義大利中部的一个富裕家庭。其自幼喜好文学,并在16岁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早春》,受到了一定欢迎。1881年,已经小有名气的邓南遮进入罗马大学文学系就读,并在次年出版了诗集《新歌》,在文艺界崭露头角,但由于邓南遮的生活问题,他并未完成大学学业。离开大学后,邓南遮继续同社会名流结交,并创作一系列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声誉。他在1880年代创作的早期作品,如《处女地》、《少女的书》与《桑·潘塔莱奥内》均受到真实主义的影响。而在1889年至1894年,邓南遮的《玫瑰三部曲》相继问世,这也意味着他的文风向頹廢主義转变。

1890年代后期,邓南遮与著名女星埃莱奥诺拉·杜塞相识相恋,并为她编写戏剧《死城》、《琪娥康陶》等,文风开始转向唯美主义。同时,邓南遮受到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影响,逐渐在作品中倡导超人说与军国主义思想(如《战舰》)。1900年,邓南遮又根据自己的情史,创作了小说《火》,宣扬享乐主义作风。1904年出版的《阿尔基俄涅》则使邓南遮作为诗人的名声大振。1910年,生活作风放荡的邓南遮负债累累,迁居法国,并创作了《圣赛巴斯蒂安的殉道者》、《庇隆内》、《金银花》等剧作。

早在1897年,邓南遮便成为意大利的众议院议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起初,邓南遮支持右翼,后来又与历史极左翼一同反对过路易吉·佩卢的右翼政府,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同情者,直至1907年为止。1915年,邓南遮从法国回到意大利,以52岁高龄志愿入伍,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邓南遮还亲自驾驶飞机作战,并因此右眼失明。1919年,因不满于意大利残缺的胜利,邓南遮率领部队攻占阜姆城,并建立独立的義大利卡爾納羅攝政領,颁布《卡尔纳罗宪章》,推行法团主义,直至被意大利军队驱逐为止。此后,邓南遮公开向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主義靠拢,并居住在意大利胜利庄园。1938年,邓南遮因脑溢血病逝,享年74岁。

阅读全文...